敏感膜电极检测食品中阿片类毒品
- 获奖名称:
- 科技进步奖
- 获奖区域:
- 四川省
- 获奖等级:
- 三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吴功柱; 吕太平; 杨红芸; 罗巧林; 梁如槐; 刘福
- 关键词:
- 膜电极; 电极; 检测; 敏感; 敏感膜; 电; 食品; 膜; ;
- 第一完成单位:
-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 获奖时间:
- 2003
- 项目名称:
- 联系人:
- 吴功柱
- 联系电话:
- 0817-2227600;2222856
- 电子邮件:
- cbyf_wgx@163.com
- 邮编:
- 地址:
- 四川省南充市文化路63号
- 合作完成单位:
-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 单位电话:
- 0817-2222856;2262110
- 传真:
- 推荐单位(专家):
- 四川省卫生厅
- 摘要:
- 本课题系1997年四川省重大科技项目。近年来不法经营者在火锅等食品中加罂粟壳掺毒的违法行为,虽经有关部门多次打击仍难禁止。火锅汤料等成分复杂,现有检测方法虽多,但都因干扰问题大,分离提取操作繁琐,测定周期长或技术设备要求高等原因,应用普及受到限制。本课题针对火锅汤料等成分复杂的技术难题立题,旨在研究一种简便、快速、经济、可靠的检测方法,这对我国食品卫生监督和缉毒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成果以罂粟碱为阿片生物碱的指标成分,利用所研制的基于中性载体的罂粟碱敏感膜电极良好的选择性,排除火汤等复杂背景的干扰,直接检测其中的罂粟碱,借以判断是否含有阿片类毒品。本课题之所以选择罂粟碱为阿片生物碱指标成分,是因为不法商家在食品中掺毒一般为罂粟壳或阿片,吗啡和罂粟碱均可作为其代表成分。而罂粟碱只见于罂粟,其它植物和食物中尚未发现,故检测出罂粟碱既可证明添加了罂粟壳或阿片。本项目通过对ZI种膜配方进行筛选,研制成功了以 18一冠心电活性物、酯类化合物 B;为增塑剂、PVC为基质、大阴离子为添加剂的最佳膜配方。电极在设计中巧妙的利用所选中性载体分子空腔和氧原子孤对电子选择性地与质子化后的罂粟碱结合,形成对罂粟碱响应性能良好,选择性高的敏感膜。电极的检测限低,线性范围宽,稳定性较好,记忆效应小。 本项目建立了利用该电极以罂粟碱为阿片代表物质,不经革取分离直接定性或半定量检测火锅汤等食品中阿片生物碱的方法。本法样品处理十分简便,一般只需用盐酸调PH,简单过滤、离心、吸取中层清液即可供测定。本电极以及利用该电极测定食品中罂粟碱的方法,在国内外均属首创,是一项崭新的技术成果,于2003年1月获国家发明专利。经有关单位应用本项目技术在南充、西充、南部等地火锅、豆花店采样测定,并与基层单位最常使用的薄层层析法和示波极谱法进行对比,结果电极法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有明显的优势,而且省时省力,简单快速,特别适合基层单位推广采用。 由于火锅汤等食品背景复杂,干扰物质多,因此,该电极的选择性还需进一步提高,实际样品测定时,电极灵敏度下降较大,阳性检出率尚不及卫生部推荐方法高,有时读数不够稳,电极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也有待再改进。